电视剧《以法之名》迎来了大结局,观看后让我久久无法平静。这部剧的剧情怎么样?个人认为,前期的故事紧凑且精彩,节奏也恰到好处,然而后期的结局却显得有些仓促和草率,尤其是主题的呈现和结尾的处理令人遗憾。整部剧的核心议题应当是检察官洪亮、张放等人刀刃向内,敢于自我反思,同时也是围绕正义的探讨,这才是这部剧真正的主题。然而,结局却未能给观众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。
在剧中的最后一集,专案组揭开了131案与万海案之间的关联,甚至发现万海案正是131案的延续。洪亮终于得知,禹天成当初利用江远拉拢江旭东,而后为了霸占万海的矿产资源,指使王大有去杀人。结果,王大有并没有杀死万海,而是误杀了财务室的两名人员,另一个人也重伤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孙飞和谢鸿飞出面摆平了此事,而江旭东则出手解决万海问题,将禹天成的矿交给了万海,并要求禹天成撤退。
展开剩余80%然而事情并未就此结束,禹天成要求江旭东帮忙把养子王大有从监狱中救出来,但江旭东拒绝了。然而,孙飞却答应了这个请求,这也导致了131案的判决错误,王大有从主犯变为从犯,还被迫假死、改名换姓,化名熊磊继续留在东平并开设公司。熊磊后来与程子健、陈胜龙等人联手,制造了后来的万海案,并且杀害了乔振兴,制造了矿难等一系列罪行。
万海案的发生其实也并非偶然。因为在禹天成的矿中发现了铜镍资源,三四年前江远找到禹天成,希望合作开发新能源,而禹天成则打算夺回铜镍矿。两人联手布局,才酿成了万海案的悲剧。随着案件的推进,专案组最终将姜红军和孙飞一同抓获,但孙飞始终选择沉默,因为他知道一旦开口,他必死无疑。最终,洪亮等人被迫转向万海,试图从他口中得知更多线索。
万海被救出后,虽然准备开口,但因为王华山的突然出现,他得知了洪亮的岳父江旭东的身份,顿时心生畏惧。没多久,万海就被毒死在了监狱里。有人在他的药物中下了毒,导致了他的死亡。万海的死,也让洪亮等人陷入了深深的困境。后续,他们不得不向谢鸿飞求助,但遗憾的是,谢鸿飞也选择了自杀。
洪亮被停职调查,在家中质问江旭东,但两人都选择保持沉默。是江敏才将真相揭露出来。随后的剧情充满了紧张,陈胜龙打来电话,洪亮拿到证据时,却遭到了熊磊的追杀。在洗煤厂内,秦锋与熊磊展开了生死对决,尽管秦锋成功制服了熊磊,但依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。最终,洪亮抓捕了陈胜龙,并利用录音揭露了禹天成一伙的罪行,将他们绳之以法。
禹天成、陈胜龙和熊磊被判死刑,程子健被判无期徒刑,江远被判死缓,江旭东入狱十年,兰景茗被解除政法委书记职务,孙飞判无期,姜红军则被判十六年。按理来说,这样的结局让人应当感到释然,然而看完后却让我无比失望。为什么?因为万海被毒死,秦锋也牺牲了。
专案组的初衷,明明是为万海案翻案,然而万海却死于毒手,这本可以避免的悲剧却未能阻止。令人最为不解的是,剧集最后的结局正如张文菁所言:“迟到的正义不是正义,顶多算是真相。”的确,正义已然迟到,这又算什么正义?剧中的正义最终未能得以彰显。
从另一个角度看,兰景茗显然是有罪的,但她却仅仅被解除职务,仍然能在政法系统继续工作,且背后的黑幕依然没有揭开。比如,131案中,王大有如何从主犯变成从犯,再到假死、改名换姓?这些背后,必然有公检法的联手干预,甚至医院方面也可能涉入其中。
结局中的王华山则最终逃脱了法律的制裁,平安逃往国外。而洪亮,尽管在多方面有功劳,但也难辞其责,无论是131案中的错误判决,还是谢鸿飞的自杀,他都应当为此承担责任。相对而言,李人骏被算计、被利用,虽然有错却被彻底摧毁,连检察长的位置也丢了,且被调离死法体系。
总的来说,剧集的结局只能用“迟到的正义”和“残缺的真相”来形容。131案的真相依旧未完全揭开,正义来得太迟。对于万海来说,正义迟到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,直到他临死前都没有等来应得的公正。乔振兴亦是如此,直到死后才获得了正义,那他的家人呢?他们所承受的痛苦和折磨,谁来为他们偿还?
最终,结局让人无法释怀,正义没有到来,真相依然不完整,甚至某些人物被轻判,这样的结尾令人深感失望。
发布于:山东省股票配资公司开户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